據福建東南新聞網2007年6月16日訊 “‘6·18’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推動了產學研結合,也為公司新藥的研發提供了資金支持。”近日,在福州金山科技孵化器福州長富星新藥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吉慧文深有感觸地說。 短短幾年間,長富星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在我省醫藥界聲名鵲起,躋身于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更為引人注目的,這是一家由四位退休老專家創辦的公司。吉慧文總經理是四人中最年輕的,今年已經69歲,被稱為“小妹”。 2001年,64歲的原福建中醫研究院副院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研究員王永鏗退休后,和長期從事醫院藥房和制藥企業技術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吉慧文,69歲的主任藥師陸光裕,以及時已64歲、長期從事藥品檢驗技術與管理工作的副主任藥師林金鎬商議決定,發揮他們在中西藥物研發方面的知識、信息、社會資源優勢,老有所為、回饋社會,集資50萬元,創立了這家以研究開發中西藥新藥、新保健食品為主,同時提供技術中介、技術服務的民營醫藥高科技企業。五年多來,長富星公司為省內外制藥企業完成藥品注冊申請31項,其中已被國家藥監局批準的生產批件21項,研究制訂、并被列入《福建省中藥材標準》的中藥材質量標準2項,公司自主研發出新藥11項。目前公司還被福州市金山科技企業生物醫藥孵化器作為依托,建立“中藥現代工藝工程及制劑中心”,承擔了該孵化器制藥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 生物制藥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的特征。一方面前期的研究開發周期長、費用高,另一方面還必須投入相當大的資金,建造滿足GMP要求與生物制品安全規范的潔凈廠房及其他生產設施。“我們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吉慧文表示。這幾年,公司所獲利潤全部用于充實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目前已購置多功能中藥提取機組、各種分離設備及反滲透高純水機等設備價值300多萬元。但公司的會議桌,卻是撿別人廢棄的舊桌子,再擱上一塊木板拼成的;陸光裕展示他用的草稿紙,是幾張從家中撕下的日歷。雖然資金不足,但四位老人用激情實現了他們的創業夢想。 2006年,公司獲得了國家中小企業服務平臺50萬元的創新基金扶持和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扶持資金35萬元。去年,中藥復方新藥健目膠囊的研發獲得省發改委“6·18”項目20萬元的扶持基金資助,這不啻于雪中送炭,讓幾位老人喜出望外。 “新藥的研發是一個高智能、高投入的創新過程。”王永鏗希望借助“6·18”平臺,讓公司新藥研發的步子邁得更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