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下財經網2007年4月9日訊 3月21日,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6部委聯合發布《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下稱“綱要”)。該文件是繼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后,又一事關中醫藥創新發展全局的綱領性文件。綱要中明確提出了中醫藥創新發展的基本原則:繼承與創新并重,中醫中藥協調發展,現代化與國際化相互促進,多學科結合。 在中醫藥行業普遍的“萎靡”之中,安徽淮北的一個純中藥品牌,卻迸發出了強勁的生命力。在經過戰略重組短短幾年后,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蟾生化”)生產的華蟾素系列產品不但占據了國內抗癌藥品的廣大市場,還有望通過美國FDA的認可,走向海外。金蟾牌華蟾素注射液和片劑于2004年分別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甲類和乙類用藥范圍。而且華蟾素系列產品擁有獨家知識產權,并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進入部頒標準,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目前,華蟾素已經被列入了國家“十一五”規劃,華蟾素注射液也被評為國家中藥保密品種。2006年10月,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醫綜合治療方案提高結腸癌術后根治率的國家多中心示范研究》中,包括挪威國家補充替代醫學研究中心在內的國際國內專家研究首選華蟾素。 在金蟾生化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進元辦公室里掛著這樣一塊錦旗:“振興民族藥業的先鋒”。“企業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立于不敗之地的有效手段,實施品牌戰略將是今后金蟾生化的長期任務。強化品牌創新,讓金蟾走出國門,成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中藥品牌。” 王進元表示。 多年來通過技術創新,金蟾生化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家品種華蟾素;通過技術創新,逐步開發出華蟾素各種劑型,形成系列,鞏固和擴大了華蟾素的競爭優勢。蟾通身是寶,據《本草綱目》等文獻記載,蟾肉性寒味辛,解毒醫瘡、消疾化瘀,內服善攻、外敷善拔。蟾是五毒之首,其毒素具有極好的抗癌作用。而“華蟾素”,是以中華大蟾蜍的陰干全皮為主要原料,利用現代制藥技術精制而成的純中藥制劑。為保證產品的安全、有效和穩定,金蟾生化采取人工孵化,野生放養的方式建立起了多個蟾蜍養殖基地,實行科學養殖,并在養殖的技術上給予指導,質量上實行動態監控,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既提高了幼年蟾蜍的成活率,又通過優化蟾蜍種屬來增加原材料的質量可控性,為生產出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的華蟾素起到了源頭把關的作用。同時,金蟾生化以這種聯合的方式發展蟾蜍養殖基地,帶動了一大批農民脫貧致富。 為實現中藥現代化,加強“華蟾素”生產工藝的研究,金蟾生化充分利用現代循環提取、大孔樹脂提取等技術,運用膜分離等提純分離新技術來進一步穩定和提高“華蟾素”的質量,減低毒副作用;采用多元指紋圖譜質量控制技術、現代中藥提取技術等,逐步構建符合國際標準的一體化現代中藥產業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