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今年末節水灌溉面積將達到381萬畝,占灌溉面積的83%。農業用水呈現總量減少、新水比重降低、效率提高的總態勢。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員張燕友21日表示,近幾年,北京市農業節水工作圍繞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新定位,按照“轉觀念、建機制、強科技、增效益”的要求,堅持“工程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三大措施相結合,初步建立了高效實用的農業綜合節水體系。 北京市農業灌溉用水結構逐步優化,利用地下水逐年減少,利用再生水從無到有。2001年-2006年,北京市農業新水使用量從17.4億立方米降至10.8億立方米。2007年,北京市再生水農業灌溉面積達到46.5萬畝,再生水用量達到2億立方米,占農業灌溉水比重達到15.6%。雨洪水使用量也逐年加大,2006年-2007年,北京市發展農村雨洪利用工程350處,蓄水能力達到1000萬立方米。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起125個農民用水協會和3927個村級農民用水分會,1萬多名農村管水員經培訓正式上崗,加強了農村節水管理工作。從2007年4月1日起,北京市平原地區對超限額農業用水開始征收水資源費。在保障節水工程有效利用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民用水觀念和意識的轉變。 據悉,2008年北京計劃在通州區、密云縣建設10萬畝農田利用再生水工程,在10個遠郊區縣建設10萬畝高效農業節水灌溉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