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儀表上,以TCP/IP方式收發信號,徹底實現互操作性、開放性強的總線標準。以太網和TCP/IP協議的標準就是現場儀器儀表測試系統的通信標準,開放的互聯網結構就是所有的廠站級(乃至公司級的廣域網絡監控系統)的監控系統結構,可以很方便的在各監控級分散控制和冗余設置;系統故障就可大大降低,監控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很高;增強了現場數據處理能力和關鍵工藝流程閉環先進控制技術的應用水平。

接入以太網絡上各處儀器儀表和計算機軟硬件資源,其性能可能差別很大,然而一旦組成網絡環境,就可對不同功能的計算機分配不同的任務,不同功能的儀器就可以統一調用,從而使網絡系統的性能達到最佳,不同用戶可在網上任何地方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在線修改。廠站級Ethernet(以太網)能把各種功能的計算機和各種功能的儀器儀表,最有效的連接到互聯網上,以便組成公司級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
六 結束語
縱觀國內外水工業建設的經驗教訓,自動化監控系統面臨著一場革新。上世紀70年代,日本人提出了"MECHATRONIC"的概念,即"機電一體化"。它沒有解決多機多控制的通信問題和監控的數據傳輸問 題。
曾幾何時,我國的IT專家們,提出了"管控一體化"的概念,但是它僅僅側重于控制層和管理層之間的信息問題,而忽略了如何提高工業控制系統傳輸的實時性和確定性問題。"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工程師提出的概念,"管控一體化"是IT工程師提出的概念。根據上面提到的"基因要素"和對自動化監控系統的要求。我們自動化系統的工程師們認為,唯一正確的途徑是創建新型的"信息控制一體化"。實現"信息控制一體化"的關鍵是采用新型的監控系統,即"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系統"(PAC)。見圖2所示。
PAC系統集成DCS、MC、PLC、FCS的優點,將多個控制系統的元素集中在一個平臺上,同時更多的考慮了與現場應用之間的聯系。縱向和橫向的信息都暢通無阻,將管理層、控制層和現場層,企業系統內外的其他網絡系統集成的時間減小到最小,就可在網絡上無距離的不間斷的溝通和交流。實際上,PAC系統就是Internet+RTE+TCP/IP協議的有機的靈活的集合體。
"網絡就是控制器"。我們要抓住現代企業自動化系統的核心技術,開發新型的控制器PLC open。開發新型的信息控制一體化系統,將傳統的水企業競爭力大大提高一步,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占領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