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食品產業網2007年11月21日訊 昨天,余姚陸埠鎮蔣岙村的蔣祖良一口氣買了熱水器、洗衣機和抽水馬桶。“過去有水挑水、沒水找水、找不到水等送水,買了這些東西只能當擺設,現在有了供水站,也該享福了……”2年多來,該市新建了200個供水站,有20萬農民用上了“放心水”,成為全省率先實現 “村村通水”目標的縣市。 早2005年,余姚市政府就把農民飲用水工程列為政府實事工程的頭件大事。當時,余姚尚有20萬農民飲水困難,除了8萬人可以用大水廠管網延伸的辦法解決外,其他91個村只能建造獨立的供水站。為此,該市派出大批技術人員,對這些村周邊的小水庫、山塘進行勘察,并為每個村都 “量身定制”了輸水管網鋪設和消毒方案。為保證水量,他們在不少村實施多庫聯調辦法;對于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水源地,則采取全面清庫的辦法;對經濟薄弱村,他們加大補助力度,全市1.2億元的資金投入中,有一半左右屬于政府補助,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余姚還是全省首個對所有供水站實現水源消毒的縣市。其中膜處理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全過程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經科學檢測,處理后的水明顯優于城區水廠,目前全市僅有的6座膜處理水廠也全部安家在余姚。 農民飲用水工程的建成使大批山區農民告別了一到旱季就四處找水的日子。今年1到8月,余姚全市降水量只有常年的56%,但與同樣干旱的2003年相比,出現飲水困難的人口數量卻下降了近9成。四明山鎮過去曾多次出現全鎮性用水困難狀況,今年卻基本沒有這種狀況。該鎮大山村是我市海拔最高的村之一,村民大多靠挑水生活,去年用上“放心水”后,僅21戶人家的仰天湖自然村開出了11家“農家樂”,今年即使在最旱時節,生意依然紅火,收入比過去翻了好幾番。 隨著工程的全面建成,該市把重點轉向農民飲用水的長效管理上。如今,該市所有建有供水站的村均有經過培訓的專業管理人員,他們除了負責平時的水質監測和水量調度,還負責對水源地周邊的陳年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在梁弄等地,不少村還采取在山塘中投放食藻魚類、種植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等辦法,并對周邊種植戶的化肥使用量進行監控,以最大程度保證供水水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