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廣播網2007年10月17日訊 舍得·沱牌公司日前傳出令酒界倍感欣喜和鼓舞的消息,歷時10余年,“蒸餾酒自然發酵風味物質萃取技術”研究終于修成正果。該技術的研發成功,不但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而且與世界現有的蒸餾酒超臨界萃取工藝相比,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得率高、產品質量穩定、能耗低等顯著特點,原料經預處理,同一套裝置固、液均能萃取,復雜成分、健康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可超過90%以上,有機酸、氨基酸等協調成分基本上實現了完全提取。 千百年來,釀酒優質資源中自然發酵風味物質的提取一直是困惑世界蒸餾酒企業的一大難題。中國白酒、白蘭地、威士忌、金酒、朗姆酒及伏特加、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但中國白酒由于屬于天然微生物富集制曲,固態自然富集發酵,因此與其它蒸餾酒不同的是,它們含有極為豐富的醇、醛、酸、酯等呈香呈味和健康活性物質,這些物質根據其含量分為三類,即骨架成分、協調成分、復雜成分。白蘭地、威士忌、金酒、朗姆酒為“壺式蒸餾”,伏特加為“塔式蒸餾”,與世界其它蒸餾酒一樣,中國白酒(甑桶蒸餾)也是利用酒精與水之間的揮發度差異,將揮發性大的風味成分提取出來,但這種方法更多提取的是骨架成分和部分協調成分,大量的能夠提高白酒檔次和酒品滋味的復雜成分并未得到充分提取,而是被無形丟棄掉了,造成“豐產不豐收”。為了克服這種工藝缺陷,國內外知名蒸餾酒企業都在尋求突破現有蒸餾方法,而如何將釀酒優質資源中的香味成分,特別是復雜成分和健康活性成分更多的轉化到酒中,成為了困擾蒸餾酒企業的世界性難題。 據了解,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物理分離技術,主要利用二氧化碳等流體在超臨界狀態下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對物質中的某些組分進行分離提取。因其與傳統分離提取技術相比,具有無毒、無味、無腐蝕、不燃燒、不殘留、無環境污染等特點,能完整地保留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物質等優點,符合當今“回歸自然”的品味追求,被公認為是一種完美的“綠色分離技術”。 作為我國白酒業巨頭之一的舍得·沱牌公司,長期實施“自主創新,質量超越”戰略,依靠自主創新助推企業發展,向創新要效益,向質量要跨越。“輪輪雙輪發酵工藝”、“人工窖泥培養方法”、“蒸餾酒勾兌調味技術”、“內含有益功效成分的保健白酒”等多項工藝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將傳統釀酒發酵技術與十八種現代發酵技術相結合,填補了國際空白,并成功創立“幽雅型”舍得和沱牌系列酒,深受消費者喜愛。2006年,舍得系列酒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針對現代蒸餾技術“豐產不豐收”的世界性難題,沱牌科研團隊即開始向“蒸餾酒自然發酵風味物質提取技術”進軍。 鑒于目前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項目組提出了更為先進的工藝設想:從技術路線入手,進一步提高產品得率,降低生產成本;利用超臨界CO2良好選擇性,通過工藝條件改變,有選擇地進行風味物質分離;根據萃取成分在酒中的作用和消費者的嗜好要求,采用膜分離等物理方法對萃取產品進行再次分離提取,去除無益成分,使風味物質高度富集,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和安全性。但是要支持這一設想,就必須配套領先的萃取設備。由于國內技術限制,國產設備根本無法達到這種精細工藝要求,必須尋求國際合作。為此,舍得·沱牌公司先后與國內外多家從事蒸餾酒風味研究的科研單位以及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超臨界萃取公司合作,為項目研究獲取技術支持。2004年,成功設計出世界領先的蒸餾酒風味物質萃取工藝。 經過近2年艱辛探索,項目組先后采用均勻設計法等對工藝技術參數進行篩選對比,利用不同容積試驗裝置做工藝優化和回歸應用試驗,相繼攻克了原料處理、內部沉聚物清洗、風味物質的選擇性分離及進一步精餾等系列技術難題,實現了第三次重大“突破”。2006年6月,世界首創蒸餾酒自然發酵風味物質萃取工藝成功誕生,11月,舍得·沱牌釀酒優質資源中風味成分萃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保護。 1992年到2007年,舍得·沱牌人以“低調務實,銳意創新”的科研精神,從“蒸餾提取”到“超臨界萃取”,然后到“膜分離等”,披荊斬棘,一路走來,實現了世界釀酒科技人員千百年來“豐產又豐收”的夢想,終于奠定了舍得·沱牌“舍我其誰、名至實歸”的“中國白酒之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