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撫順石化研究院與上海高橋分公司共同開發的煉油廠堿渣及廢水處理技術,能夠有效地氧化處理催化汽油廢堿液、液態烴廢堿液等高濃度廢水。這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成功用于國內10余家煉化企業。
我國煉油廠和以石油餾分油為原料的化工廠多采用油品堿精制工藝,生產過程會排出大量含高污染物的堿性廢液,其COD、硫化物、酚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占煉油廠或石油化工污染物排放量的20%~30%,是煉油廠和石化企業的主要惡臭污染源。為此,中國石化將廢堿液的處理列為環保重點攻關項目,由以上兩家單位合作研發煉油廠堿渣及廢水處理技術。
此項技術采用緩和濕式氧化脫臭+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藝,解決了緩和濕式氧化反應器結構、脫臭后氣液混合物料的冷卻、SBR生物反應器的結構等工程技術難題。科研人員開發成功內循環濕式氧化反應器、脫臭后氣液混合物分離、冷卻和尾氣凈化循環冷卻塔等5項專有設備和工藝技術,取得兩項廢堿液處理專利。
工業試驗結果表明,應用此項技術可使廢堿液中的硫化物含量從8g/L降到0.5mg/L以下,酚從10g/L降到2mg/L以下,COD從150g/L降到500mg/L以下,符合煉油污水處理場進水的水質標準;可以徹底消除煉油廢堿液中的硫化鈉和有機硫化物對空氣和水體的污染,去除廢堿液中90%以上的COD、酚等污染物。
這一成果為煉油廠廢堿液處理提供了一項適用的成套技術,大幅度減輕污水處理場的進水負荷,保證了現有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和達標排放。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裝置占地面積小、投資和運行費用低、自動化水平高、操作方便等特點,可替代引進裝置,為我國煉油、乙烯裝置的擴能改造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目前,這一成果已成功地應用在上海、大慶、青島等地10余家石化企業并取得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