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邯鋼熱力廠第五軟水站首次用上了利用重度污染反滲透膜離線清洗技術處理后的膜元件,實驗數據顯示:單膜出水量由0.2立方米/小時上升到0.54立方米/小時,電導率相應降低,這標志著該技術在邯鋼首次應用獲得成功。目前因損壞膜元件的修復利用已實現成本降低18萬元。
該水站采用反滲透制水工藝,經脫鹽處理后的河水用于140噸鍋爐補給水。2月,因膜元件衰減,2套膜制水量由此前60立方米/小時下降至20立方米/小時,脫鹽率也大大降低,影響了鍋爐正常運行。為降低運行成本,該廠技術人員韓向紅提出了利用離線清洗技術對衰減膜修復利用。原來,近年來,隨著反滲透制水工藝的推行,反滲透膜離線清洗技術也“應運而生”。經有關人員論證后,決定試用該技術。韓向紅多方打聽,與擁有此項技術的某環保公司取得了聯系,先期發送了3支衰減的膜,經該公司用專用清洗設備及藥劑處理后,運用于生產實際取得了較好效果。目前該軟水站衰減的36支膜均已實現了清洗利用,清洗費用為3.6萬元,按每支膜6000元計算,節資18萬元。
據了解,熱力廠現有6個軟水站,該技術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