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監測報告顯示:12月份淮河水質污染趨漸加重,水質有繼續惡化趨勢。省界斷面水質達標率僅為53.3%,比上月下降了4.5個百分點,好于Ⅲ類水下降11個百分點,超Ⅴ類水上升8.8個百分點。在淮河干流監測的13個斷面中,只有2個斷面水質達標,達標率僅占15.4%,與上月相比,下降了61.5個百分點。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12月份水質污染較重的跨省河流主要是山東進入江蘇的白家溝、龍王河、邳蒼分洪道、沙溝河、黃泥溝河,江蘇進入山東的沛沿河等。 淮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介紹,2004年12月13日~20日該中心對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和湖北五省跨省河流45個省界斷面水質進行監測。同時,對淮河干流、大運河、潁河、渦河及沭河等主要河流的43個斷面水質進行了監測。在監測的45個省界斷面中,水質良好達到Ⅲ類水可作為生活飲用水源地的斷面占24.5%,水質一般可作為工業用水的Ⅳ類水斷面占26.7%,水質受到污染可作為農業用水的Ⅴ類水斷面占4.4%,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的超Ⅴ類水斷面占44.4%,水質達標率為53.3%。主要污染項目為:氨氮、COD、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據分析,12月份,淮河流域仍然持續干旱,受河道水量減少及城鎮持續排污的影響,淮河水質污染趨漸加重并有繼續惡化趨勢。另據了解,通報要求流域各省要引起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污染源限排方案,防止水質的進一步惡化。 (摘自:中國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