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市分質供水建設發展研討會”上,廣東省衛生監督所公共衛生監督科主任醫師甘日華透露,國家衛生部可能于今年年底頒布《生活飲用水管道分質供水衛生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經過三年的等待和修改,我國直飲水行業的衛生標準終于將浮出水面。日供應量5000多噸的廣東直飲水行業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凈水、純凈水分類管理 據悉,將于年底出臺的《規范》對管道直飲水的水質和檢驗、工程建設、設備、供水單位、從業人員等方面的衛生要求都有細致的規定。對于管道直飲水水質衛生要求,要求管道直飲水用戶水龍頭的出水在任何時候都必須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的要求。 具體而言,管道飲用凈水必須符合飲用凈水標準CJ94的水質要求,其細菌總數為50個/ml,耗氧量為2mg/L。而管道飲用純凈水必須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反滲透處理裝置》的水質要求,其細菌總數為20個/ml,耗氧量為1mg/L。“《規范》已經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飲用水衛生標準。”甘日華如此評價。 據悉,屆時直飲水生產企業必須按照水處理工藝和供水類型制定企業標準,明確水質指標要求,并向用戶公示。
直飲水企業須每日自檢 按照新規定,管道直飲水生產企業必須開展日常性的水質檢驗,每日應進行電導率或渾濁度、PH等項目檢驗;每周應進行耗氧量、總大腸菌群等項目檢驗。此外,直飲水供水生產設備與直飲水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確保衛生安全,并具有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許可批件才能使用。 據介紹,《規范》對直飲水行業的從業人員資格也有嚴格規定。直飲水企業應擁有經培訓合格的供水和管水人員。企業應配備自檢用的檢驗室,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衛生管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