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為“浸沒式微濾膜、氧化溝組合新工藝”的新型污水處理設備,6個月來一直在長沙市第二污水凈化中心的生產現場進行試驗。經這種設備處理后的污水可作為中水回用。由湖南大學、二污凈化中心共同完成的這項“城市污水回用處理新技術”課題,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鑒定:專家認為該成果為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普遍采用的傳統氧化溝污水處理工藝,需要經過初次沉淀、氧化溝凈化、二次沉淀等工序,不僅占地多,投資大,污水凈化效果也不夠理想。如果運用這種新組合工藝來建設新型的污水凈化中心,可省去“二次沉淀”的工序,在減少污水處理設施的占地面積和資金投入的同時,還可大大提高污水凈化的效率。
據了解,目前長沙市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量達80萬噸左右,全市僅有第一、第二兩個污水凈化中心,加上一些廠礦企業的污水處理設備,日處理能力也僅為33萬噸左右。這也就意味著長沙市每天有40多萬噸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了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