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0年,長沙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120萬噸/日。按長沙市給水專業規劃,屆時城市用水量約172萬噸/日,該市污水處理率將上升到75%,達到和超過國務院規定的標準。
根據國務院“至2005年,50萬人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60%,至2010年,省會城市等不低于70%”的目標,長沙市政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要近期目標中明確了城市污水處理率2005年要達到60%,2014年達到85%,2020年達到90%。為此,長沙市規劃在近5年建設5座污水處理廠,需要建設資金約36億元。
1、長沙市岳麓污水處理廠。 選址在長沙城市以北、湘江下游的三汊磯,并已規劃了建設用地。服務范圍為麓南納污區、三汊磯納污區、望城納污區,服務面積68.98平方公里,服務人口43萬。該項目設計規模60萬噸/日,分三期建設,第一期工程30萬噸/日。該項目總投資約8.2億元,計劃工期2005年至2007年,現正在進行招商和利用境外貸款的工作。
2、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 完善污水管網建設和第一污水處理廠二期廠區工程兩部分。服務范圍為舊城區、便河區、金霞開發區、四方坪區、三角洲區,服務面積28.1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50萬。該項目設計規模20萬噸/日,總投資4.5億元,計劃工期2004年至2006年,力爭2004年底開工建設。
3、長善垸污水處理廠。 服務范圍西至車站路,東北至瀏陽河,東南至圭塘河,南至石壩路。服務面積17.43平方公里,服務人口20.52萬。項目分兩期,第一期設計規模12萬噸/日,總投資8.6億元,計劃工期2004年至2006年。該項目已列入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發展規劃打捆項目,國家計委將安排世界銀行貸款4200~4500萬美元,目前已通過全部評審,預計2004年6~8月可到款動工。
4、新開鋪污水處理廠(一期)。 擬建于新開鋪漁場,市三水廠上游。匯水范圍南起黑石鋪、三環線,北至躍進路,東起韶山路中南大學鐵道校區,西至湘江,服務面積23.16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6.28萬。項目規模10萬噸/日,總投資5億多元。
5、花橋污水處理廠。 服務范圍為井灣子、石馬鋪、赤崗、北沖、洞井、植物園、楓樹壩、圭塘區等,服務面積84.8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47.47萬,項目規模16萬噸/日,總投資9.6億元。 (摘自:中國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