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缺水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昨日,在浙江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上,浙江省省長呂祖善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化水資源配置方案,加快曹娥江大閘建設,推進浙東引水等跨區域引水工程進程。” 浙東地區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特別是地處姚江流域的慈溪市,境內可供水源奇缺。據調查,該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5.4億立方米,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445立方米,低于5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線,是整個寧波市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五分之一。但是,相距不遠的上虞市水資源卻十分豐沛,大量的曹娥江優質水未加利用就流入了東海。 實施浙東引水工程,共享曹娥江優質水源,是解決浙東地區水資源供求失衡的一項根本性措施。這次,省政府工作報告將浙東引水工程列入其中,作為今年省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這對該工程加快全面實施具有實質性意義。目前,位于江口的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已動工興建。大閘建成后,曹娥江在枯水期可調出水量約7億立方米,豐水期則達到約16億立方米。根據預測,到2020年慈溪市缺水總量約為3.39億立方米,通過浙東引水工程可以得到滿足。 據了解,《曹娥江至慈溪輸配水工程可研報告》也已編制完成,引曹娥江水至慈溪有多個規劃走向方案可供選擇,有待進一步論證確定。慈溪市在實施浙東引水工程上態度積極,已經啟動建設作為曹娥江引水通道的西部八塘橫江輸水河道工程。
(摘自:中國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