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咸陽市出臺了《關于實施碧水工程的決定》,提出7項內容和措施,力爭在2005年全面完成。
這7項內容包括:到2005年完成旬邑縣石門山、永壽縣翠屏山和淳化縣安子洼、爺臺山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創建,組織實施禮泉縣、彬縣等6個生態示范縣的建設,創建13個生態示范鎮、130個農業生態示范村;建設灃河新區、紡織工業基地和空港工業基地,對灃河新區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灃河新區垃圾管理,防止垃圾污染水、污染環境,合理選址建設城市垃圾處理廠;到2005年年底,各縣市區全面完成“七河一渠”綜合整治工作,渭河、灃河、涇河、清河、治峪河、胭脂河、渭惠渠水質要有明顯改善;要加快印染企業廢水處理工程技術改造,淘汰廢水不能穩定達標、生產規模小的造紙企業,各級政府不再審批年設計生產能力3.4萬噸及其以下的化學制漿造紙企業,不再審批年設計生產能力兩萬噸及其以下的利用廢紙和漿板造紙企業;市區內的現有賓館、飯店等飲食服務業必須逐步安裝隔油柵,修建廢水處理設施;到2005年年底以前,30張床位以上的各類醫院,必須建立含菌廢水處理站,確保達標排放。
在水源的保護上,咸陽市主要提出:開發利用單位要積極協助環保部門對水源地進行有效保護;逐步采取分質供水,保證居民的飲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加快市區東郊污水處理廠建設,到2005年秦都、渭城、興平等市縣要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市區內所有年排放工業廢水量達到3萬噸以上的生產企業,廢水處理后排放濃度必須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或行業排放標準;所有用水排水戶必須繳納城市污水處理費;實施清潔生產開展節約用水;到2005年,80%的市級企業要完成清潔生產審計工作,開展節約用水,發展循環用水。 (中國環境報) (摘自:中國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