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AD行業的領軍企業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將斥巨資收購國外知名三維CAD軟件,這一消息目前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
軟件行業的并購,已經形成了一股風潮,而且這股風潮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今年年初,金蝶國際正式宣布,全資收購國內PLM軟件廠商廣州普維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6月18日,用友軟件收購從事汽車行業應用軟件的英孚思為公司。這一次,中望公司則把并購的觸角伸到了海外。
據有關業內人士透露,中望此次接洽的公司是海外知名的CAD/CAM軟件公司,該公司在三維CAD領域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行業經驗,是一家非常優秀的技術型企業。
3D市場空間巨大
中望本次收購,無疑是看準了日益增長的3D設計軟件市場。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全球,每個小時就會有五家公司放棄二維CAD而轉用三維CAD,每年會增加四萬多家三維CAD新用戶。
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企業技術升級的強大動力,為3D軟件的發展和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對于制造業轉型中的中國市場而言,更蘊藏著無限機遇。
目前,中國制造業企業每年采購CAD/CAM的金額高達幾十億元,而且這一進口總金額還在以每年20%的比例遞增。在這一狀況下,中國制造業企業要承受很大的成本壓力,與此同時,由于支撐產品創新的核心工具受制于人,企業還要面臨重大的信息和知識產權安全隱患。因此,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的歷史責任,也就自然地落到了民族軟件企業的肩上。這是歷史賦予國產軟件企業的責任,也是難得的機遇。
不難看出,中望選擇挺進3D領域,是順應時勢的明智之舉,也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搶灘3D市場,海外收購競爭激烈
3D軟件的誘人前景無疑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少公司都看到了3D這一技術發展的趨勢,以及它背后蘊藏著的巨大市場機遇,希望可以在迅速發展中的3D市場中搶占先機。而收購一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公司,無疑是挺進3D領域的一條捷徑。
也正因為如此,中望本次的收購事宜,面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據了解,在此之前,至少有三家公司對于該3D軟件公司表達過收購意向,其中甚至不乏3D軟件行業的巨頭公司。但是,該3D軟件公司最后主動接觸中望,并表達了合作意向。
國外知名的軟件公司為何會垂青一家中國企業?筆者認為,一方面,無疑是因為中國在3D領域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與中望近年來優秀的市場表現有關。目前中望公司在二維CAD領域已經逐漸成熟,擁有了龐大的客戶基礎以及豐富的渠道資源;而且中望近年來在市場上的表現也非常搶眼,尤其是國際化策略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據接近交易的相關人士透露,該3D軟件公司最初正是通過中望的海外代理商表達合作意向的。
中望探索全新的海外合作模式
事實上,中望本次嘗試進軍3D領域,對于國內企業而言,也并不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國內軟件企業采取各種方式與國外企業合作,試圖在3D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然而,仔細地研究國內軟件企業與海外廠商的合作方式,我們卻不難發現,中國的CAD企業,往往只是把國外的技術拿到中國來進行包裝,然后兜售給國內的企業。某種程度上只是扮演著一個“分銷商”的角色。在以往的海外合作當中,一方面,中國企業并不具備完全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也無法參與核心的研發與技術,只能對國外提供的技術進行一些小修小補;不僅如此,這些公司的合作產品根本無法走出中國國門,某種程度上只能充當國外產品在中國的利益代言人。
筆者曾就此事咨詢中望公司的相關人士,但是并沒有得到正面回應。不過,據消息靈通的業內人士透露,中望本次的收購,希望能探索全新的海外合作模式,本次收購行為完全有別于以往國內軟件企業的海外合作模式,與之有“本質的不同”,中望公司絕不會成為又一個“洋買辦”。
中望公司的海外收購事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至今尚無定論。
但是,如果此次收購最終能獲得成功,將意味著民族軟件企業,進入了真正的3D時代。對于國家而言,無疑有利于中國實現產業格局調整,實現制造業的成功轉型,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發展;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民族軟件企業將會與國外的軟件巨頭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技術、人才甚至是理念的全方位角逐,這顯然是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建立健康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的一個積極的信號;對于廣大的用戶而言,將有可能以更合理的價格感受國際化的設計軟件。
無論如何,這都會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對于中望這次勇敢的嘗試,我們拭目以待,并且樂觀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