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專營污水處理和資源化應用的高科技公司——碧水源在資本市場似乎有著頗旺的人氣。北京中關村,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的下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劍平捏著半根雪茄送走一批客人。他興奮地告訴記者:“公司又拿到了一個1.5億的大單”。
“實際上,我們公司成為快速成長的企業和風險投資有著直接的關系的。”公司副總經理何愿平也向記者坦言,從2006年初開始,IDG、高盛、西門子、紅杉、凱雷在內的20多家風險投資商都向碧水源伸出過橄欖枝,最終碧水源接受了上海鑫聯創業投資管理公司和云南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共計4000萬元的投資。
核心技術釋放“膜力”無限
北京碧水源設立于北京中關村高新科技園區,注冊資本1.1億元。據了解,文劍平在澳期間所學專業是市政工程水資源管理。恰逢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當時作為志愿者的他,在參與的過程中被悉尼奧運會當時采用的MBR污水處理技術所啟發。基于我國嚴重缺水及水污染之害的考慮,2001年,他自澳大利亞學成歸國后發起創立了碧水源。
最關鍵的是,文劍平的碧水源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核心產品膜組器。公司業務涉及城市污水及工業廢水處理和再生利用,給水、城市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等領域的技術與產品開發、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和設備制造。幾年打拼下來,企業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領域目前已處于世界前三強、國內第一的水平,成為中國污水資源化技術的開拓者和領先者。
文劍平談及他的核心技術一點也不見外。他介紹,傳統的污水處理技術“沉淀池”是把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后直接排放,而利用MBR技術處理的污水,則先進入生化池,反應后經過膜池的膜組器,進行固液分離,經過膜組器處理后的污水,經臭氧消毒后,最后形成水質和生物安全性都較高的優質再生水。其水質能夠達到甚至超過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大大節約了用水。
在文劍平看來,污水處理行業不僅僅是一個改善了水環境的環保行業,還會成為一個為其他行業提供清潔水源的資源行業。
據介紹,目前碧水源國內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GE和西門子,因為他們自己生產膜。2008年11月22日,碧水源投資3億在北京懷柔雁棲開發區建設的亞洲最大的膜組器生產基地正式投產。碧水源雁棲膜基地具備年產200萬平方米的PVDF(聚偏氟乙烯)膜制造能力,它的建成,將結束我國污水處理用膜依賴進口的歷史,同時也使碧水源邁入了全球膜生產3強之列。隨著碧水源膜基地的投產,將一舉改寫MBR用膜長期以來依靠國外進口的歷史,同時,碧水源自主研發的MBR用膜造價已接近甚至低于進口產品。
文劍平還向直言,膜技術領域,美、日國際膜巨頭的產品曾一度占據中國膜市場的格局將被改寫。“外資公司雖然同樣提供膜技術,由于地域等原因,注定他們的后續服務,如維修、培訓成本會很高,而我們本土企業優勢就不言而喻了。”他認為這是國內技術服務商和外資公司競爭的一大“法寶”。
“花1元錢,就能使1噸污水轉化為高品質再生水,比海水淡化、南水北調的成本小得多”,他很自信。
“上在哪個板塊都高興”
在談及有關公司上市的話題時,碧水源高管的言語遠不及說起“膜”那么痛快。也難怪,一個時期以來有關創業板開閘,碧水源是否會成為第一批鯉魚跳出龍門的猜想讓其不知所云。
但市場并非空穴來風,此前知情人士判斷,碧水源已符合中小板上市條件,但因其又符合創業板對于“兩高六新”的要求,又具有獨特的環保主題,也可能登陸創業板。加之之前有創業板有三大來源之說,即排隊中小板的擬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和部分新申請創業板的公司。
多年來的堅持,讓碧水源科技業績不俗,從成長性來看,公司近三年的主營業務復合率增長率近75%、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57%,其中2008年營業收入2.2億元,凈利潤接近7500萬元。
作為深交所重點調研單位,碧水源為登陸資本市場做了充分準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了解,碧水源2007年6月已經完成股改,其股權由7大股東持有,除上述的鑫聯創業、云南信托兩家風投各持7.5%的股權外,其他均被包括文劍平、何愿平等在內的5位高管持有。
何愿平2004年受老鄉文劍平之邀、加入到了碧水源。作為公司分管投融資的副總何愿平對上海證券報表示,“創業板定位明確,企業資源優良。但至于公司最終的上市結果要等待和接受既有的安排。但我們的共識是,上市這一步對公司來講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會給碧水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在品牌提升、人才吸納、公司規范運作以及增強與對手競爭的能力上帶來諸多實實在在的好處,當然也包括融資。”
據何愿平介紹,“公司在2007年之前名不見經傳,和今天一樣,默默干著自己的事情。2007年底才被來調研的管委會領導發現,當時還把企業稱之為是山窩窩里的金鳳凰。”他同時解釋,“也難怪,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受到國內理念和技術的束縛,當時水的再生利用尚處于萌芽的階段。接下來,怎么樣憑實力來帶動中國一個全新的環保理念是我們的夢想。而最終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將這項高貴的技術平民化。”
對于公司現金流是否充裕的問題,他表示:“公司運營非常正常,我們不缺小錢”。他同時估算,中國水處理市場的規模接近2000億元,即便是已占據北京近七成水處理市場份額的碧水源,也只占國內水處理市場中的九牛一毛,這個市場太大了。
據悉,幾年下來,碧水源拿到了這個市場最大的份額。如目前世界上正在運行的最大MBR廢水資源化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4.5萬噸/天回用工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MBR工程——北京奧運配套工程溫榆河水資源10萬噸/天利用工程、懷柔再生水3.5噸/天回用工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龍形水系自然水景工程、中國國家大劇院水處理工程等。公司的MBR成套設備已銷往澳大利亞、英國等發達國家。公司還透露,下一個膜基地將建在無錫,因為該地區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有提高治污標準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