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信息化建設遇到一些困難:管理信息系統實施周期長、見效慢,真正用起來的不多,造成投資浪費,設計院對信息化建設的信心下降。長期服務于勘察設計行業的知名軟件企業——北京理正軟件設計研究院,率先冷靜分析第一代管理信息系統的缺陷,根據設計院的管理要求重新定位,研發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統。為回報廣大用戶的長期信任,承擔起品牌企業應承擔的責任,理正決定開展“2007客戶服務年”活動。一年來,組織、人員、措施到位,“客戶服務年”成效顯著,主動服務帶來許多積極變化,而獲得實惠最多的還是設計院的廣大用戶。
第一個變化:管理信息系統真正用起來了
在2006年以前信息化建設的初級階段,設計院和軟件公司對信息化的認識都不成熟,管理信息系統很難真正用起來,結果是設計院不滿意,軟件公司也沒效益。經過冷靜思考和深入分析,我們認識到,“用不起來”的真正原因是信息化的定位不明確。
思路清晰后,我們在信息化項目的前期、實施、售后各階段都強化了“信息化管理定位”的服務,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與設計院一起討論,明確信息化的管理目的,重點要解決哪些問題,管什么、如何管,從組織結構、管理職能、管理關系、管理要素等方面啟發用戶逐步理清自己的管理需求,確定信息化建設主線。我們以自己的實施經驗,幫助用戶分析自身具備的管理條件,判別哪些行得通,哪些條件不成熟,從而有效地預防風險。還協助用戶對部分管理流程進行簡化、優化,提高管理效率。
針對不同設計院的管理要求、模式、條件以及投資能力的不同,我們分別提供了多種技術解決方案,并幫助用戶理解哪種方案適合哪種管理情況,在選擇時心中有數,也為分期建設,務實、合理地應用創造了條件。
由于管理目標明確,雙方溝通非常順暢,用戶普遍感覺“這種描述我們聽得懂”、“你們比我們對自己的管理都清楚”,“我就需要這套方案,更適合我們”。理正負責實施、在2007年投入運行的項目全都得到有效應用,逐漸顯示出對管理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山東某設計院的系統二期建設,該院董事長親自與理正實施人員一起確定自己的管理需求,設計工作界面,最終配出的系統完全符合管理需要和日常習慣,讓使用者感到很親切。董事長在自己的工作桌面中能隨時查看全院的經營、項目運行、人員等動態信息,處理公務;其他領導和管理部門也都能“對號入座”,方便地進行管理,實現了自動化辦公。
以往很多設計院圖檔管理系統安裝后遲遲不能發揮作用,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子圖紙收集難,設計人員沒時間整理,檔案人員不熟悉工程情況,要把全部圖紙收集齊、分門別類整理、歸檔非常困難,工作量浩大,重復勞動多,又很容易出錯、遺漏。針對這些難題,我們開發了實用工具,把圖紙拆分、自動提取屬性信息、整理、歸檔各環節整合起來,全部工作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效率高,快速準確,這套解決方案在安徽等地設計院應用效果良好,受到檔案管理人員的一致好評。
第二個變化:實施周期縮短,見效快了
過去由于管理目標不明確,缺乏整體思路,系統上線后才發現與管理要求不符,為時已晚,常常為此付出顛覆性反復修改的慘痛代價,實施周期一拖再拖,實施結果無法控制。
為減少用戶信息化投資的損失,我們一方面加強信息化咨詢服務,幫助用戶明確定位,不做“無用功”,防止走彎路;另一方面為用戶提供《理正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統》產品,大幅度提高系統的通用性、開放性和靈活性,形成了“生產車間+現場裝配”的實施模式。過去需要開發人員到現場、編程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由項目實施人員、市場人員現場配置(不需要寫代碼)就能獨立解決,大大加快了實施速度,更為適應設計院業務、管理的發展變化,提供了最經濟、最合理的方式。
“第二代系統”的項目實施周期比“第一代系統”大大縮短(見下表),為用戶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時間,見效快了,用戶十分滿意。如北京某設計院實施企業門戶、綜合辦公、經營管理、圖檔管理等系統,從簽定合同到項目驗收前后不到兩個月,現場配置、調試、培訓、上線運行,只用了一周時間。上面介紹的山東某院現場實施上線,也是一周內完成。
采用《理正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實施效率提高對照表
企業 |
企業規模
(人數) |
建設內容 |
第一代系統預計時間 (月) |
第二代系統實際時間(月) |
周期比過去縮短 |
設計院 1 |
2200 |
企業門戶、知識文檔、綜合辦公、經營管理、設計管理、即時通訊等
|
24~36 |
7 |
71~81% |
設計院 2 |
800 |
門戶、綜合辦公、項目管理、科研項目、標準項目、即時通訊等
|
18 |
5 |
72% |
設計院 3 |
800 |
辦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營計劃、項目管理、設計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即時通訊等
|
18 |
6 |
67% |
設計院 4 |
400 |
綜合辦公、人力資源、經營計劃、財務辦公、技術質量、圖文檔管理、設計項目、領導綜合查詢等
|
12 |
5 |
58% |
設計院 5 |
1000 |
科技質量管理、經營計劃管理、項目管理、文檔管理、辦公管理等
|
24 |
6 |
75% |
設計院 6 |
300 |
項目管理、圖檔管理、圖紙簽名和打印管理、即時通訊
|
12 |
4 |
67% |
第二代系統配置能力的增強和實施周期的縮短,也成倍提高了理正的項目“吞吐”能力,開發部門已由過去“疲于奔命”趕任務,變為現在“等米下鍋”要任務;實施部門再也不用天天加班加點了,騰出的時間用于內部培訓和部門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
我們還加強了技術培訓服務,除在用戶現場的培訓外,還在北京理正多次舉辦針對用戶計算機人員的高級培訓班,經過培訓的人員都能自如地掌握“理正第二代系統 ”的配置工具,承擔系統交付后的日常維護和業務需求變化的“小修小改”;不少設計院還利用理正二次開發平臺開發了一些特殊需要的子系統。
第三個變化:客戶信心增強,滿意度提高了
設計院花了錢,如果遲遲見不到效果,難免對信息化的信心下降,產生急噪、埋怨。前幾年,各軟件公司時常會接到一些用戶投訴,還出現過合作不下去的情況。
理正在信息化項目實施中也曾遇到過困難,但用戶從未放棄對理正的信任,這種信任讓理正滿懷感恩之心,始終牢記對用戶的承諾。因此,在“客戶服務年”中,我們把重中之重放在對老用戶的服務上。
2007年全年,我們舉行了三次大型服務活動。同時還通過上門、電話、邀請來京面談等方式,與老用戶頻繁溝通,重點了解管理信息系統是否用起來了。從管理的角度診斷分析,能很快幫助用戶找準了問題,取得共識。對管理目的不明確的,我們協助用戶重新梳理;對管理條件欠缺的,我們給出建議;由于業務、管理發展產生的新需求,雙方商討升級換代方案;對兩家確因原有技術不能滿足要求的,我們進行了免費更新。我們本著“向前看”的原則,先解決用戶的問題,先滿足管理需要,再談費用補償。這樣做,看起來理正承擔更多,投入更大,但能贏得用戶的信任,值得。
主動服務使我們與用戶的關系更融洽了,一年來,沒有聽到用戶提意見,更沒有出現過一起投訴;相反,經常會聽到、看到用戶感謝的電話和信函。老用戶們對理正的服務很感動,一些用戶誠懇地說“過去用得不好主要是我們自己的原因”;一些已經驗收的用戶沒想到理正在合同結束后還能持續服務;一些用戶表示“盡管今年我院顧不上,但明年一定找你們”;一些已經取得很大應用成果的先進單位,也決定升級到“第二代系統”,擴展和深化應用,目前采用《理正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統》的50多家設計院中,有十幾家是老用戶。
深層次服務和“第二代”系統架構大大增強了用戶的信心,某設計院就表示,今年我院的組織、人員發生了這么大變化,放在過去,管理信息系統得多大的折騰啊,但由于采用了“理正第二代”平臺,我們一點都不擔心。
北京理正“2007客戶服務年”圓滿結束了,但理正為用戶提供持久、高品質的服務沒有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