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日召開的海南省城鄉“膜法”飲水安康示范工程推進會上獲悉,該工程實施2年來,總投入1.3億多元,完成項目276宗,通過高科技解決了60.4萬人的飲水難問題,真正體現了科技惠民。
根據2012年的監測結果,海南農村集中式供水合格率是49.92%,如果算上分散式供水,這個比例還要低很多。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如:水質混濁,鐵、錳超標;農藥、化肥、生活垃圾等水源污染和季節性缺水。為解決海南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12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將城鄉“膜法”飲水安康示范工程列為為民辦實事十大事項之一,以澄邁縣作為首批試點向全省推廣。
海南“膜法”飲水安康工程是采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立升PVC合金超濾膜凈水技術來改造農村供水設施。與傳統水處理工藝相比,它具有親水性好,抗污染能力強,耐化學性能好,過濾精度高等優點。
我國水處理專家李圭白院士參觀完海南澄邁縣的“膜法”工程后認為海南這一做法值得全國借鑒。他說:“超濾膜孔徑只有10納米,比水中最大的微生物病毒還小,可將水中包括致病微生物在內的全部微生物都除去,能完全保障飲水的微生物安全性,這徹底解決了農村自來水微生物不達標和疾病高發問題。將膜濾用于水廠是21世紀凈水技術的重大進步。澄邁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全縣農村水廠自動化、無人值守和集中管理,并建立了一支專業管理隊伍,這解決了農村水廠的管理問題,是又一個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