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17時左右,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席卷了泉城濟南。突如其來的暴雨對鑄管公司是一次極大的考驗,一時間,各單位相繼出現險情,極大的威脅公司的安全生產。在險情面前,鑄管公司廣大干部職工挺身而出,積極開展抗洪搶險工作,盡可能減少暴雨帶來的損失和影響,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奉獻之歌。
出差在外的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廣云時時關心著廠里的搶險情況,公司領導張亮、王有福、時傳華、陳先啟在調度室坐鎮指揮全公司的抗洪搶險工作,副總經理韓達在降壓站帶領干部職工保衛三區神經中樞,公司領導的以身作則,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參與抗洪搶險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干部職工戰勝困難的信心。生產部、安環部、機動部等部門領導江文才、李丘生、劉福興及其他人員到工作人員積極調度,精心安排,保證了抗洪搶險工作的緊張有序進行。生產部副部長劉福興顧不上妻子女兒在市里遇險,一直堅守崗位。
雨情發生后,高爐車間由于地勢低洼易積水,卷揚附近迅速變為一片汪洋,在韓萬財、李興持、張新熙等車間領導的組織下,迅速投入到抗洪前線中。由于鐵水線被雨水淹沒,機車無法運行,為確保高爐安全生產,高爐被迫減風維持運行。爐前的小伙子們在班長韓作成的帶領下,在齊腰深的水中扛著沙袋奮勇堵漏搶險。卷揚高級技師周立元冒雨從家中返回工作崗位組織搶險,調度人員堵漏排水,確保了1#高爐料坑的安全。2#高爐料坑由于地勢低被雨水灌滿,韓主任組織人員在現場排水,集中了3臺潛水泵向外抽水,爐前工自動排成一堵人墻擋住灌向料坑的流水,卷揚工王佐良、協議工李占福二話不說跳進料坑清理積料,恢復生產以后王佐良主動要求繼續上夜班,幫助夜班同志處理隨時可能發生的問題。搶險工作結束后,所有職工的勞保鞋都被雨水泡爛了,渾身上下都濕淋淋的,但是高爐安全恢復生產,凌晨2點左右,2座高爐相繼恢復全風生產。
雨水天氣對電氣系統的安全運行威脅最大,動力車間扎實開展了夏季四防工作,在7·18這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雨中經受了考驗,中心配電室、環冷配電室、350配電室等安然無恙,但是在三區供電的核心――35KV降壓站,由于受礦區河河水溢出的影響,降壓站高壓柜下電纜溝進水,最危機時刻距離電纜頭只有十幾公分的高度,公司副總經理韓達以及動力車間領導陳德茂、羅劍鋒、王虎,機動部領導李丘生都在現場準備處理隨時可能遇到的險情,迅速組織了8臺潛水泵向外抽水,降壓站劉泗華、劉玉美、韓文華、申艷麗巾幗不讓須眉,積極投入到搬運潛水泵、清理積水等工作中,家住礦區的職工秦秀玲也從家中趕到現場幫助搶險。車間抗洪搶險隊員蔡洪淼接到車間通知后立即出發趕到公司,由于水大路滑,推車行走一個多小時才趕到,直接趕到降壓站搶險,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降壓站的水情得到了控制,排除了隱患。
動力車間風機組全體職工為搶修燒結機吸風機電機,一直工作到凌晨4點;電機修理班班長許慶強為搶修被水浸泡的燒結機地倉電機,冒雨從市區家中趕回公司。
突如其來的暴雨很快就將120高爐附近變成一片汪洋,處于低洼地帶的鐵路線水深超過半米,威脅著高爐生產。機務車間領導立刻通知已下班回家職工立即回公司抗洪。險情就是命令,剛剛回到家中的職工冒著瓢潑大雨趕回公司,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抗洪中。由于鐵路線被淹,鐵路道岔全部停電,機車運行需要人工搬道岔,車間領導朱訓謹、商華、杜風永帶領職工順著鐵路線巡查,用手搬動道岔。機車在鐵路上行駛時,為防止機車掉道,他們就在機車的前面為機車引路,清理掉鐵軌上的異物。1號道口信號工侯長云、侯華玲、楊全新在看守1號道口的同時還要兼顧無人值守的鐵水出入口,她們站在齊腰深的水中調度機車,由于有水渣場倒灌過來的污水,她們的皮膚被泡的微微作痛,但她們都全然不顧,機車過后又和男同志一道去扛沙袋堵水。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在緊張抗洪的時刻,商華同志接到家里的電話,地下室進水,讓他回家處理,在簡單的回答說車間也在抗洪后,掛掉電話繼續工作。小火車司機趙家進家中也被淹,但他也沒有向領導提起,抗洪后立即回到了家中繼續“抗洪”。
大水涌入后,公司四處告急,各崗位要求鏟車支援,機務車間迅速組織鏟車班所有司機到達工作崗位,7臺鏟車全部投入工作,四處搶險。由于在夜間工作,大雨又沖出了許多雜物,鏟車班一晚上扎壞了5條輪胎。1米多高的輪胎幾百斤重,司機與維修人員冒著大雨在現場更換完后,鏟車又奔向新的險情。
當大雨來臨的時刻,鑄鐵車間的干部職工表現出了一種處亂不驚的態度,他們在夏季四防工作上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低洼地帶主要崗位筑好了防水墻,備好了充足的沙袋和水泵,車間受大水影響較小。車間領導李玉水、王明強、王士強堅守崗位,堅持巡視現場,鑄鐵機兌裝鐵水地坑進水嚴重,潛水泵進口雜物堵塞,堵水沙袋被沖。以班長吳剛為首的鑄鐵機丁班幾名職工以高度的責任感主動請纓,脫光衣服奮不顧身下到底坑中進行疏通和堵水。
生活公司面案班班長周廣文,本已下班回家的他,在接到單位領導要求為公司內抗洪搶險人員準備晚餐指令后,他顧不上暴雨傾盆,毅然推上自行車從礦業公司宿舍向公司趕,但由于從開發區等上游過來洪峰迅猛,此時的礦業公司已是汪洋一片,積水達到一米多深,況且水流湍急,他推著自行車在水中艱難前行,在沒腰深的洪水中,一個激流過來,周廣文被沖倒了,瞬間被沖出50多米,在緊急關頭,他順勢抓住路邊綠化帶,在嗆了幾口水后終于爬起來,找到自行車后推著一瘸一拐的走到了公司食堂,等他掀開衣服后發現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多處擦傷,但顧不上這些,他擰了擰衣服上的水,洗了把臉就為職工準備晚餐去了。等到夜里三點多,職工就餐完畢,他才想起到醫院進行了簡單的傷口處理,第二天清晨,天剛剛亮,周廣文又出現在了食堂面案工作崗位上。
為了給公司各單位參加抗洪搶險人員準備晚餐,生活公司食堂職工主動留下來加班,生活公司經理、司務長等黨員干部帶頭,其他工作人員精心工作,共計準備晚餐300多份,一直工作到夜里三點多才結束。
為了清理大雨過后的衛生,清掃班職工次日早晨5點多鐘就已上崗,清理馬路積水和淤泥,特別是廠門外橋洞淤泥,特別安排了鏟車進行了清理,保證了職工上下班的通行。
供料車間由于大雨,槽1、2、3號皮帶滾筒電纜發生故障,供電中斷,經電工檢查,有150多米電纜需要更換,為了保證生產,看著如注的大雨,作為黨員和班長的胡少巖眉頭都沒皺一下,雨衣都沒穿,毅然沖進暴雨中從倉庫扛來電纜,在安全員孟繁華及班組其他職工共同努力下,冒雨架設電纜,直到晚上九點多,當設備重新運行起來時,他們一個個都成了泥人,孟繁華新買的手機也由于進水而損壞在搶險崗位上。
鑄管車間在洪水襲來時,車間為了保住設備不停產,車間領導分工明確,每人帶領部分職工,分別把守一個門口,誓將洪水堵在廠房外,無論是正式工還是協議工,都將搶險作為一項責任,主動扛沙袋堵水口,特別是運輸鐵水火車道,較室外路面低很多,雨水順著鐵路向廠房內倒灌,車間組織職工用沙袋堵上,但為了火車通行,又一次次扒開,這里成為車間抗洪的前線,車間領導始終站在最前沿。
突如其來的大雨,使準備車間精整線廠房上的雨水來不及從雨水管下落,順著廠房頂縫隙就向廠房內倒灌進來,工作在精整線上的協議工開始還沒在意,當墜落的雨水越來越大時,他們才意識到什么,沒有指揮,沒有組織,也許就是一種文化在特定的時間迸發出了一種責任,他們井然有序的及時關閉設備電源,找來塑料布蓋在設備上,當廠房內出現積水時,又找來潛水泵向外抽。由于廠房外排水溝蓋板影響泄洪,為了及時排除積水,他們冒雨沖到室外一一將溝蓋板掀開,當車間領導表揚他們時,他們說:“還表揚啥,這里也是我們的家”,多么優秀的職工,多么感人的故事。
350車間職工張修海,家住天橋區王福莊,昨晚該上夜班,可是晚上的大雨使市區一片汪洋,自己所住的小區也是成了澤國,怎么辦,今晚的夜班還上不上?按說特殊情況請個假領導也不會不同意,可是反過來想一想,自己不去接班,上中班的同志就不能下班,于是,他拿起雨衣就出了家門,在深一腳淺一腳的洪水中,他艱難的走到了通勤車乘車點,可是由于積水,通勤車也被堵在了郊外,沒辦法,他及時聯系了最近的乘車點,徒步涉水趕了過去,等到了廠里時,已是凌晨四點多。
天已經全部暗下來了,湍急的水勢越來越大,雨繼續下著,“一二、一二、是男人就向前沖呀!”陣陣的喊號聲在風雨交加的黑夜特別響亮。這是保衛部的20名小伙子正在拼力保護公司油庫的一幕。油庫的地勢低洼,突如其來的暴雨,逐漸地積聚成湍急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勢順著鐵礦排水溝沖到馬路上,沖到油庫里……此時,油庫里存有柴油和機油,如果因灌入水太多,造成罐體傾斜后油泄漏,后果將不堪設想。發現險情的民警隊長郝繼承趕緊通知了部長蔡維磊。聽到險情后,蔡維磊帶領著20名年輕的小伙子迅速趕到現場。搶險的場面是令人感動的,他們一起喊著鼓勁的號子,趟著沒到膝蓋的洪水,急急地來回奔走著裝沙袋,壘沙墻。膠鞋里灌滿了水,雨衣濕透了,渾身也濕透了,為了方便在水里行走,最后全體參戰人員光著腳、穿著短褲繼續冒雨和洪水作戰。到了19點30的時候,水勢越來越大,壘了5層多高的沙袋已作用不大,可油庫電路已經損壞,潛水泵無法抽水,現場領導果斷決定,從油庫西墻鑿開兩個孔。此時,浸泡了2個小時的墻已經出現了裂縫,鑿孔必須謹慎萬分。由6位小伙子站在水中推著墻體,防止傾倒,蔡維磊搶先掄鎬,從墻體下側開始鑿起,其他參戰人員輪番上陣,在大家齊心協力下,終于鑿開了兩個洞孔,水嘩嘩地流了出去,參戰人員的臉上已經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了……天已經全部黑了,雨還繼續下著,沙池的沙子全部裝完了,為了防止水位繼續升高,鏟車又運來了燒結的返粉。參戰人員光著腳跳到鏟斗里繼續裝袋子堵漏,由于滲水的袋子太重,兩個人在水中抬起難度更大了,摔倒隨時發生,但是他們從渾濁的水中爬起來又繼續作戰。
此時,到處一片漆黑,透過昏暗的車燈在微弱的光圈下,看到是急急的雨,忙碌的身影,反光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爭先恐后、團結一致和洪水搏斗的壯觀景色。整整四個小時,所有參戰的人員沒有休息片刻,他們中間白班和夜班的都來到現場,連飯也沒吃,又累又餓又冷。但是,為了協助電氣人員為油庫接臨時電纜,他們又爬到2米多高的墻上,放了400多米的電纜。此時,時鐘的指針已經指到23點了。油庫的水位也逐漸下降,他們才長長地松了口氣,濕透的全身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球團車間配料崗位進水最多,車間領導蔡可輝、孫斌一晚上釘在現場,沒有合眼,保證了4點開機運行。職工李大志、紀元舉、張慧因家里地下室進水,家屬打電話催促趕緊回家,但他們沒有一個離開搶險現場,一直堅持到險情排除,到凌晨1點才回家休息。
家住在遙墻的造球職工侯光勝,是一名黨員,騎著電動車上夜班,經過濟鋼橋洞時,因水太深電動車被燒壞了,他為了不耽誤接班,冒著雨,摸著黑,推著車子走到了崗位。
7月18日16∶00分左右,燒結車間領導接到52燒結機風機操作人員匯報,6000風機南電機從降溫罩內向外冒出雜物,可能是絕緣材料,車間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17:00左右公司副總經理韓達以及機動部、動力車間領導、燒結車間領導都到風機值班,經過研究同意停機進行檢查。在搶修6000風機電機過程中, 33m2燒結機3850風機房東門灌進雨水,伊茂夏主任立即趕到3850風機房,通知鏟車鏟返礦堵洪水,鏟車司機侯新文用最快的速度運來了一車返礦,一半倒在東門,一半倒在北門,黨員劉云亭組織人員堵洪水,通過努力,在第一時間內將洪水堵住。鏈板機大煙道同時灌進雨水,由車間安全員共產黨員魏兆泉及黨員機長趙學軍組織所有人員在抽水排洪,最終保證了33米2燒結機的設備正常生產。
33m2燒結機搶險后,鐵礦河水洪峰過來了,洪水從中間橋上向外溢,分流兩部,一部分向東流,一大部分洪水越過橋面向西原料場沖去,車間立即組織人員用礦粉堵洪水,由于水勢兇猛,地倉配料室灌進洪水,車間領導及時組織鮑德汽運兩部鏟車及汽車倒運礦粉,盡量減少洪水向原料場沖擊,以保證地倉人員及設備安全,由于洪峰過大,地倉水位上漲,可能出現險情,當機立斷,52 m2燒結機工段長共產黨員徐思營與協議工工段長劉玉華、上料班班長張書亮帶領廣大職工趕到現場,通知操作工抓緊回到地面清點人數,護送大家到安全地帶,電氣助工趙丙東帶領技校生張增金切斷電源。
燒結車間副主任鄭斌、梁君忠帶領職工用汽車運來礦粉進行第二次堵洪峰,聽到40m2電除塵一名操作工還在操作室內,上料大皮帶還有2名操作工被洪水圍困,上料班班長張書亮自告奮勇領著50鏟車分兩次把3名職工接到安全地帶,各班組長清點人員,一個也沒少,一個也沒傷。
在鑄管,還有好多好多感人的故事,有的為趕班幾乎是游著泳來到崗位,有的因接中班、夜班的同志由于大水的阻隔來不了,便默默堅守崗位,延長了工作時間,還有好多人為了企業這個大家庭的安全,顧不上小家受到損失……他們是濟鋼精神和鑄管優良傳統的代表,是學習“不怕苦不怕死,革命理想高于天”紅軍精神的典范!
幾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在天災面前,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用勇氣、智慧戰勝了無情的暴雨,體現了職工對公司的感情和熱愛,這必將成為公司戰勝前進路上各種困難的有力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