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鑄管公司當遇到緊急搶修、搬卸貨物、清理垃圾時,常常會看到20位年輕的小伙子忙碌著的身影。他們揮舞著有力的雙臂,邁著堅實的步伐,被汗水侵透的工作服,汗一把泥一把的臉龐,還有每個人胳膊上佩戴的“青年突擊隊”綠色袖章,構成了生產區內一條清新的綠色風景線。
這就是鑄管公司球團團支部由 20名年輕人組成的“青年突擊隊”。這支年輕的突擊隊伍,平均年齡25歲,每個人都工作在不同的生產崗位,團委書記紀元舉靈活地把二十個人分為五個“突擊隊小組”,當遇到突發事件和任務時,則迅速地集中到一起,他們用不畏艱難、頑強的拼搏精神,一次次地圓滿完成了各種任務。
5月14日,球團中修。二十米高的豎爐內導風墻必須拆除更新。導風墻由80公分長、硬度高、帶有鎖扣的異形磚砌成。豎爐內溫度高達1000多度,降溫后也有700多度,14日這天必須把爐膛清空,為明天的檢修騰出足夠的作業面。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團委書記紀元舉了解情況后,又把工作了一天的隊員們組織起來,主動請求作戰。晚上21點,隊員們四個人一組,手拿著錘子、釬子輪番上陣。受著700多度的蒸烤,敲打著發紅的異形磚,騰起的灰塵使隊員們睜不開眼,稍一不小心,工作鞋就會被燙掉一層皮,工作服隨時就會烤糊,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頑強的精神,有序地輪換著交替作業。在清理爐內雜物時,團支部書記紀元舉掄錘,用了三個小時,在足有一米厚的豎爐齒輥處鑿開了入孔。最后,手臂累的抬不起來了,但稍作休息后,繼續作戰。時間在揮汗如雨中一分一秒地度過,在整個任務中,沒有一個隊員叫苦喊累,到了凌晨5點,爐內近百噸、拉了8趟大卡車的雜物,全部清理完畢。此時,連續工作24小時的“青年突擊隊員”們,有的靠在門上睡著了,有的躺在水泥地上睡著了……
這次拆導風墻只是他們突擊任務中的一個縮影。他們曾多次干凈利落地將危險性很大的“高壓”煤氣切斷;在倒運80余噸重的圣寶荷粘稠劑時,外員工用了一個星期才垛整齊,而“青年突擊隊”利用周末兩天的休息時間就全部倒運完畢。
聚是一團火,散是一面旗。在本職崗位上,隊員們針對降成本、提高作業率,提出了十余項“金點子”,并已在技改中逐步實施。業余時間,隊員們不斷進取,已有十多名團員考入了山東大學等院校;思想上,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其中青年隊員李剛已被列為入黨重點培養對象,還有多名團員青年在黨支部的考察范圍之內。在總公司技術大比武豎爐看火、配料、造球等比賽項目中,隊員們分別獲得了4次第一名,3次前三名的好成績。同時,球團團支部榮獲總公司“先進團支部“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