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屬于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害廢水,不經處理會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對人類危害極大。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電鍍企業已達2萬家,80%左右的國有電鍍廠雖然建立了污染控制設施,但是大部分處理設施已經過期或不能正常運轉,大多數鄉鎮電鍍企業則幾乎沒有采取任何污染控制措施,電鍍企業光每年排放的含重金屬離子廢水就達4億噸之多。
隨著電鍍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電鍍企業一方面要改造傳統的落后工藝,解決如功能電子電鍍的無鉛化、無氰貴金屬電鍍、化學沉鎳的無鉛無鎘化、三價鉻電鍍等新課題,另一方面又要面對金屬價格飆升、加工費用下降、質量要求愈高、政府監管愈嚴等問題。電鍍企業要走出污染困境,擺脫被淘汰的命運,就不得不主動尋求符合環保要求的新工藝、新技術。膜法廢水處理技術可實現資源回用降低成本。在前不久的“2007電鍍工業清潔生產工藝與廢水治理技術交流會”上,水處理技術專家、東莞威迪膜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燕厚向記者介紹了膜法廢水處理技術,膜分離方法作為一種廢水的深度處理方法,可實現電鍍廢水以及貴重金屬資源的循環利用,是電鍍企業實現清潔生產的有效手段之一。
據了解,目前我國電鍍工業單位面積的物耗、能耗和用水量都很高,與國外先進水平相差甚遠。以用水量為例,據報道,國外電鍍每平方米的鍍件用水量為0.08t,而國內平均水平為3.0t,即便是較為先進的,每平方米的鍍件用水量也達到0.8t。而通過先進的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源頭削減和循環利用,有效達到節能、節水、降耗、增收、減污的清潔生產的目的。
張燕厚介紹說,膜法廢水處理技術,是以膜篩分機理為技術平臺,可有效結合傳統電鍍廢水處理技術,來實現電鍍廢水和貴重金屬的回用,達到環保和減排的要求,并且水處理成本在4.5元/噸以下,比傳統廢水處理技術8~10元/噸的價格還節省一半以上。目前該技術已在深圳、東莞長安等多家工廠得到應用,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據了解,在深圳某電鍍工業園的日處理量為700噸的電鍍廢水處理回用工程中,利用膜法廢水處理技術,在傳統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的后端增加回用系統,處理后各種重金屬可達到國家的一級排放標準,達到了企業水資源回用的目的,同時日處理成本降到1250元,日投資回報3750元,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為企業創造了利潤。
|